在决定是否在小红书投放之前,品牌首先要认清自己在小红书生态中的位置。小红书的用户群体以高线城市、高收入、高学历的年轻群体为主,90后用户占比高达70%,一二线城市用户占比50%,个人月均消费支出达4.1K,具有极高的消费意向和尝新意愿,是品牌新客的重要来源。
品牌还需要明确自身的投放赛道。小红书的流量打法经历了从非报备KOL铺量到效果广告,再到如今协同式打法的变迁。当下,平台处于商业化红利期,品牌需要持续理解平台规则,建立产品与品牌心智。对于成熟品牌而言,可能需要在巩固既有优势的同时,寻找新的增长点;而对于处于不同阶段的品牌,其投放策略和预算分配也应各有侧重。处于品牌启动期的品牌,应注重初始口碑积累和首批用户群体的积累,此时内容的重要性大于流量;而到了品牌爆发期,则需要通过流量的投入来提升市场占有率和扩大人群覆盖。
制定合理的投放预算,是小红书投放成功的关键一步。品牌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,以确保预算既能满足投放需求,又不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。
要评估竞品的花费情况。可以通过MCN机构所提供的套餐价以及市场反馈来预估竞品的推广费用,同时分析竞品在达人投放量级、数量、报备比例和报备花费等方面的数据,从而为自己的投放预算提供参考依据。还需要关注竞品的创意营销玩法,如nickname等,以及竞品相关笔记评论区的表现,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,为自己的投放策略提供灵感。
展开剩余86%要明确自己的投放目标。根据流量需求反推目标,可以通过站外流量缺口UV值和小红书的CPUV值来计算得出;也可以基于行业位置反推目标,参考行业同等位置的品牌在同一时间段的投放费用;还可以基于搜索覆盖率反推目标,例如希望做到细分品类的top 1,则sov至少需要渗透50%,再结合月均搜索量和cpc点击均价来计算出所需的投放费用。
在明确了投放预算之后,接下来就是如何分配预算的问题。小红书的KFS投放配比是关键,需要根据产品的不同阶段和客单价来进行合理分配。
对于新品而言,由于其存量用户较少,投放的重点应放在拉新和提升市场份额上,此时可以更多地侧重于重回搜和轻外溢策略,主要针对垂类人群(行业人群)进行投放。而对于存量用户已具有一定规模的产品,则应注重外溢转化和收割,通过提升SOV来巩固品牌在市场中的优势地位,此时可以采用通投 + DMP定制人群 + 关键词人群的投放策略。
还需要根据产品的客单价和决策周期来进行预算分配。高客单价、长决策周期的产品,其投放预算应更多地投入到能够建立品牌信任和好感的渠道中;而低客单价、短决策周期的产品,则可以适当增加在流量获取方面的预算投入,以快速提升产品的销量和市场占有率。
投放结束后,如何评估投放效果,是衡量预算规划是否合理的重要环节。小红书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指标供品牌进行考核,包括基础关注指标如CTR、CPE、爆文、赞藏比、互动率等,以及进阶关注指标如品牌的sov、搜索趋势、回搜率、CPUV、ROI等。
品牌需要根据产品的不同阶段和投放目标,制定相应的投放效果评估指标体系。在品牌启动期,可能更关注爆文的产生和品牌声量的提升;而在品牌爆发期,则需要重点关注流量获取和销量增长等指标。通过对比投放前后的数据变化,以及与竞品的数据对比分析,来评估投放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下一篇:没有了
- 2025/04/19华西医院连续3年承办“一带一路”国家肝
- 2025/04/19从小众游戏到“精神桃源”,两周年的它
- 2025/04/19财经聚焦|三大指数继续上行 我国经济总
- 2025/04/19神工股份:3月27日召开业绩说明会,汇添
- 2025/04/19宁夏中卫进京推介文旅资源 邀北京市民打